子曰:“吾以子为异之问,曾由与求之问。所谓大臣者,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今由与求也,可谓具臣矣。”
上一节,我们讲了,季子然设了一个陷阱问题问孔子,本来是想表扬自己,给自己以及季氏脸上贴金,没想到孔子明察秋毫,于是有了以下回答。
吾以子为异之问,意思是,我以为您有什么惊人的言论、厉害的问题呢,我以为您能说出什么来呢?我以为您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呢?我以为您有什么异于常人的问题呢?
曾由与求之问。原来啊,不过如此啊,您问的不过是子路、冉求这两个臭小子罢了,您问的不过是我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弟子罢了。这就打压了季子然,本来以为老师会表扬自己的徒弟,因为表扬自己的徒弟就是表扬自己啊,间接也表扬了季氏会用人,季子然脸上也贴金了。可惜孔子不吃这一套。因为如果承认子路、冉求是大臣,就相当于承认了季氏是正当的。
孔子既然打压了季子然。当然要给出理由、答案,让人心服口服。所以,孔子就讲了,什么样的人才是大臣。
所谓大臣者,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一个人要称得上大臣,这个人必须用道来事奉君主,如果不能做到,则停止,就是走了,逃之夭夭。这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,我们辅助一个人,我们自己必须有道,什么是道?正确的道理、真理、正言、正行。
一个君主,必须听得进去我们的正言,必须归正自己的行为。只要这个君主有错,这个大臣就有义务修正君主的错误。这就叫以道事君。所以,大臣必须有能力、有本事、有道,能把这个东西卖给君主,君主必须买单。
如果您说您是大臣,您无道,就是没有本事能力辅助君王,那您就不是大臣。如果君王不听,您还在君王身边,您也不是大臣,所以,不可则止。做不到君王走正道,让君王听正言,行正行,则止。就是我走了,让出这个位置,一定让能者居之,也可能我不行,但有能力比我强的人让君王走正道,我不能站着这个位置白吃饭。另一个是我不能白拿俸禄,白吃饭,我必须做出贡献才吃饭,我既然不能做出贡献,我就走。
那当今社会,我们做生意也是这样。我们告诉客户,要按照我们的正道来做,您听,我就跟您合作,帮助您。您不听,我绝对不会为了赚您的钱,就昧着良心瞎搞,我就走了,情愿不做您的生意,这就是大臣的做法。
显然,子路、冉求这两个小子不是这样的人,明知道这个季氏为非作歹,有不臣之心,还在季氏家里当家臣,混饭吃。这两个小子,既不能谏又不能去,就是既不能规谏季氏走正道,又舍不得一份俸禄,显然不是大臣,不是大臣是什么臣呢?
今由与求也,可谓具臣矣。是具臣,就是凑数的臣子,就是说啊,季子然啊,这子路、冉求不过是在您们家里混饭吃,凑数的臣子罢了。没什么了不起的。
孔子这人,实事求是,是什么就说什么,不昧着良心说一句表扬谁的话。这就是圣人言行。不讨好人,也不讥讽人,实事求是讲给您听,您别乱给自己带高帽子,也别逼着我给谁带高帽子。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